辦公室里一位女同事,在閑聊時說到自己的老公,除了吐槽就是吐槽。
她說,同樣是下班回家,他老公就是閑人一個,不是在臥室玩手機,就是躺沙發上看電視,洗衣做飯完全不管。
這也就算了,她忙前忙后,累到趴下,想讓老公教一下兒子作業。老公直接回一句,這事我干不來,沒那耐心。說完,他換個姿勢繼續刷手機。
左邊是學習啥也不會的兒子,右邊是家事啥也不管的老公。同事感覺,自己的耐心一天比一天差,脾氣一天比一天暴躁。
其實可以想象,家里的大小事都是她操心。而且,除了工作、家庭,還要面臨孩子的學業,就算是再溫柔的媽媽,也難免會被逼成「潑婦」。
有調查顯示,75%的媽媽,都認為自己不開心的主要原因,是來源于家人或配偶的做法。
大部分媽媽,在還是少女時,她也很可愛,很溫柔,很善解人意。但一步入婚姻,有了家庭孩子,她就逐漸被逼成了「母老虎」,常常不顧形象地「河東獅吼」。
通常這主要原因,是由于丈夫的不作為。
如果丈夫能多擔待一點,多支持妻子一點。妻子也不至于不斷積累壞情緒,常常因為一件小事而爆發,甚至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全帶給孩子。
就像一位心理學家說的,家庭的很多問題,源于夫妻關系。夫妻間關系不好,孩子就不好;夫妻相處和睦,孩子通常都身心健康。
而悠閑的爸爸,暴躁的媽媽,很容易養出問題的孩子。
在一個家庭中,排序第一位的關系,是夫妻關系。夫妻關系就像是一個家庭的「地基」,只有地基牢固了,這個家庭,才能穩固不動搖。
但如果,丈夫對妻子的態度,是冷漠、忽視,甚至把家庭中的很多責任都推給妻子。那這個身心疲憊、不斷從丈夫那接收負面情緒的妻子,又如何做到心情愉悅、情緒穩定呢?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