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會結束后,同事丸子找我吐槽:
「這都是小劉第幾次公然邀功了,真的是做作,這年頭,默默工作的老實人反而比不上那些會炫耀自己的邀功精。」
「他怎麼這麼愛表現,就他厲害會說話。」
我在丸子的抱怨聲中,感受到了濃濃的酸味。她口中的同事小劉,在剛才的會議中公然向領導表示自己上個月業績完成了120%,領導看了數據后決定給他加提成,并讓大家想小劉學習。
丸子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。
我們為什麼討厭「邀功精」?因為任勞任怨的、勤勤懇懇的「老實人」,他們的付出換來的是不對等的收獲,而被認可重用的是那些在領導面前表現活躍會炫耀的人。
這是誰的錯?其實,錯在老實人。機會永遠是個懂得爭取的人。
身在偌大的職場,酒香也怕巷子深,不懂得邀功你就失去了競爭力。
我并不認為「邀功」是件不恥的事情,相反,會邀功的人才是聰明人。
在知乎上,有位大v分享了自己的經歷。
他之前是做策劃的,堅信是金子總會發光,只要努力,老闆一定會看得見。
有天,同部門的同事升職了,老闆公開表揚:「大家看,xx同事的方案做的很好,客戶表示很滿意。」
當方案被投到大屏幕上的時候,大v發現這不是自己辛苦加班做的方案嗎,盡然被小組同事拿去邀功。
暫且不討論那位同事的過錯,大v意識到:永遠不要相信「少說多做,領導能看見你的努力」這些毒雞湯。
公司這麼大,員工這麼多,你不主動曬出自己的工作,領導只會把你當做小透明。
就像《歡樂頌》里的關關,因為性格內向,一直埋頭苦干不爭不搶。誰知道工作轉正遙遙無期,還經常背鍋,最后還是在其他姐妹的點撥下,改變工作方式學會向領導匯報工作后才在公司立住腳。
在《奇葩說》的一場辯論中,有一道辯題就是:「職場上,該不該當邀功精?」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