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的意義在于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,而不是一個關于做什麼事和得到多少報酬的問題。
工作不但是大多數人生活的來源,而且是所有人安身立命的基礎。
工作是生命的一部分,沒有工作的生活,是一種蒼白的生活。
工作就是付出努力,不懈奮鬥,從中創造價值,實現自我追求。
一般來說,有工作的生活才算是真正的生活。
沒有工作或者工作不順都會導致一個人情緒低落,甚至蹉跎歲月,一事無成。
久而久之,他就成為了精神匱乏者。
這時不管他的物質生活有多麼豐富,而精神生活的匱乏是物質生活永遠無法替代的。
最近,「不想上班」的話題屢屢霸佔熱搜,撩動12.5億人的心弦。
不想工作,妄想躺平,已成為多數人的期許。
可人生從不只有舒適,還有太多的不盡如人意。
我們曾以為,人生是一條肆意快活的康莊大道。
歷盡滄桑後才明白,人生是一串跌宕起伏的連綿山脈。
有人說:「沒有見過淩晨4點的城市的人,不足以談人生。」
淩晨4點,你以為城市空寂,萬物沉睡,其實人們早已奔波忙碌,車站更是人來人往,燈火通明。
如果你不想工作,就去淩晨4點的車站走走,看看生活的另一面。
淩晨4點的車站,是人間真實
前不久,視訊博主@李娃娃發佈的一條視訊觸動百萬網友。
淩晨4點,天空依舊被夜色籠罩著,車站卻已開始復蘇。
有人拖著行李匆忙趕路,有人聊天消磨候車時光。
還有人把包袱放在一旁,躺在硬邦邦的石凳上入睡。
縱使車站旁最便宜的旅館只需30塊錢一晚,他們也捨不得踏入,就這樣「以天為被,以地為床」釋放著疲憊。
此刻的車站,是一天最安靜的時候,也是忙碌開啟的時刻。
清潔阿姨一手提著水桶,一手拿著掃帚,扭動工作的發條。
防疫人員徹夜未眠,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守在出入口,耐心地檢查來往人群。
4點34分,計程車司機早早等候在出站口,只為早來一點,朵拉一位客人。
這時,賣早餐的阿姨也到了,熱騰騰的早餐藏盡煙火氣。
阿姨每天只能售賣半個小時,但兩點就要起床準備,每個煎餅都包裹著她的希望。
博主坐在路邊吃早餐,不到5分鐘時間,遇到3個問路的過客。
他們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,不會熟練操作手機,不會使用網路地圖,他們只能小心翼翼地向路人求助。
火車站人來人往,有人帶著做飯的鍋,有人帶著睡覺的被,有人一個包袱就是全部家當。
看著朦朧晨光下的車站,我明白了平凡生活最動人的模樣。
正如視訊下方那條高贊評論所說:「如果說在醫院裡看到的是生死,那麼火車站裡看到的就是生活。」
每個在車站奔波的平凡身軀背後,都有著不為人知的苦楚。
若不是囊中羞澀,誰願意露宿大街,若不是生活所迫,誰甘願起早貪黑。
原來,歲月靜好只是生活假像,負重前行才是人間真實。
沒有一份工作,是不辛苦的
生活是忙碌的,工作是辛苦的。
前幾天,央視主持人李思思的一段舞蹈驚豔眾人。
不為人知的是,李思思柔美舞姿背後,全是汗水的鋪墊。
李思思每天要排練好幾個小時,一次又一次,一遍又一遍,汗水時常浸透衣裳。
她嘴上說今天不練,明天不練,後天也不練,可最後還是默默地回到訓練室揮汗如雨。
就連化好妝候場的間隙,她也不敢鬆懈半分,仍在拉伸練習。
世上工作千千萬,有的明亮,有的平凡,唯獨沒有「容易」那一項。
在廣東珠海,一名叫周榮的貨車司機,每天奔波于大街小巷。
無論是烈日的炙烤,還是風雨的吹打,從阻擋不住他的腳步。
一天,珠海將有強颱風登陸,周榮雖看過天氣預報,但還是出門了。
因為,有人這單給他150元,而平日裡他跑一趟才不到100塊。
可風雨無情,周榮還沒安全回到家,15級颱風就席捲而來。
大樹在風雨中劇烈搖晃,鐵皮、看板吱吱作響,被吹得滿街亂竄。
周榮的小貨車在颱風突襲下,搖搖欲倒,他趕緊用弱小的身軀支撐著,試圖與風暴抗衡。
這是他新買的小貨車,是他賴以生存的工作,是他一家四口的生活支柱。
大兒子剛上大學,小兒子在讀高中,處處都需要用錢。
妻子身體不太好,在小超市做勤雜工也收入微薄。
路人都勸他趕緊跑,周榮捨不得鬆手,仍獨自堅挺著。
最終,颱風太強勁吹倒了小貨車,他喪生于車下。
生活不曾對任何人心慈手軟,白領有白領的難,工人有工人的苦。
作家岡察洛夫說過:「生活中並非全是玫瑰花,還有刺人的荊棘。」
生活的荊棘無處不在,無人可以倖免逃脫。
混沌世間,萬物茍活。
沒有一份工作,是不辛苦的,也沒有哪一個人,活得容易過。
辛苦工作的人,不只有你一個
很喜歡一首詩:
「人生好比粥一鍋,煎熬滾煮耐琢磨。
宜疾宜徐看火候,酸甜苦辣自張羅。」
人生這一鍋粥,註定在煎熬滾煮中趟過,其中滋味,只能自我烹調。
在福建莆田,一名女工站在黑乎乎的花蛤池裡,身體如攪拌器般來回轉動。
散發著腐臭味的淤泥水與冰涼的花蛤沒過她半個身子,她卻笑得眼如彎月,說道:「掙錢健身兩不誤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