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場上,其實不乏一些勤奮的人,他們干得多,也不偷懶。但是升職加薪,卻永遠沒自己的份。就好像是被職場邊緣化的一部分人,老闆想不起,領導看不上。久而久之,就連自己也會放棄自己。
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?為什麼職場勤奮還錯了?難道人人都偷懶耍滑頭,不做事,光靠一張伶牙俐齒的嘴嗎?當然不是。身在職場這麼多年,說句真心話,職場很忌諱做得少、說得多的人。
而這種干得多,不出成績被領導遺忘的人群,很典型屬于職場的「劣質勤奮」人群。
這類人群,看到別人在拼,那麼自己也得想辦法去拼。但是勤奮又沒有用到點子上,究竟如何正確的勤奮呢?
步入職場后,特別是一些職場新人,會產生一個錯覺。那就是覺得知識當然是越多越好、越淵博越好。所以,什麼都想學,希望做塊職場的海綿,除了本職工作的學習以外,再學點技能,寫作、word辦公、PPT等等,什麼都想學。愛學習,這點的確可貴。
但是又會引出一個問題,我們到底是學以致用,還是用以致學呢?比如:做銷售崗位的,你去學寫作似乎就很牽強了,但是如果你能學一學口才或者演講,這個的確會正向的給自己帶來業績。
我們人的精力太有限了,每個人都是24小時。把時間用在這里,必然會荒廢另外的。所以聰明的人,會選擇用以致學。需要什麼學什麼,其實從幼兒園到大學學習這麼多知識,我們真的缺的是知識本身嗎?很顯然并不是。
我們人終其一生,能把一件事做好就足夠了。聰明的職場人,早就精準目標,做好手頭的事,缺什麼補什麼。
很多人認為工作是一件辛苦的事,每天都在格子間,從早沒那個到晚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