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永遠不要去評價你的同事
2023/04/16

ADVERTISEMENT

眼睛學做事,嘴巴學做人。

一次演講中,有人問俞敏洪,初入職場,最應該注意什麼?

他斬釘截鐵地說:永遠不要去評價你的同事。

你對同事的議論,90%會通過各種途徑傳到當事人耳朵裡。

哪怕你說的沒錯,也會捲入烏煙瘴氣的辦公室鬥爭中。

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你口中栽刺的話語,是中傷別人、反噬自己的利劍。

這世上根本沒有秘密,管住嘴巴,才是王道。

01

企業家李開復在微軟中國做總裁時,面試過一個年輕人。

這人名校畢業,十分出眾,可最後,卻被李開復第一個淘汰掉。

因為面試中,李開復問了他一個問題:如果你的導師斃掉了你的論文,你會怎麼處理?

沒想到年輕人馬上開始聲討自己的導師,如何公報私仇,壓榨學生,浪費教學資源…

李開復又問:你真得了解你的導師嗎?

ADVERTISEMENT

這次年輕人嘀咕了兩聲,不再說話。

李開復很失望,待年輕人走後,他對HR說:

「他第一時間不是解決問題,而是評價自己的老師,將來工作後,一旦和同事產生摩擦,也會如此。」

生活中,我們時常也像這位畢業生一樣,急于為自己爭取,有意迴避事情真相。

結果往往是,開弓沒有回頭箭,話一出口便再無迴旋餘地。

尤其是在工作中妄加評論,只會令人覺得你幼稚、不可靠。

作家劉墉講過一個「賣瓜瓜不甜」的故事。

有家英文培訓機構,聘用了一個小姑娘,用來招生。

小姑娘很賣力,為公司招來不少學生,備受領導器重。

但為了更上一層樓,她竟在不少老師上完課後,當眾點評起人家的教學水平。

「這個老師不錯,就是太死板了;那個老師不行,語法都弄錯了。」

貶低別人的同時,還不忘抬高自己:「我四年沒摸過高中課本的人,也比他講得好!」

可事實是,她並非師范專業出身,對眼下的教育政策和應試技巧也全然不知。

結果工作只一個月,她就被同事們集體冷落,辭職走人了。

工作時,我們時常遇到習慣妄加評論的人。

他們以偏概全,眼睛只盯著他人的短處,沒有耐心深入了解,只為了抓住時機彰顯自己。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ADVERTISEMENT


陷入管理誤區,將會導致「管理一嚴,員工就走人」,幾點值得思考
2023/05/10
跟領導關系再好,也別越界替他做這幾件事,沒好果子吃
2023/05/09
富人定律:越會掙錢的人,越喜歡把時間花在3件事上,懂得變通是上策
2023/05/09
中年女人退休后,建議考慮4種工作,時間不僅空閑,收入還很高
2023/05/09
為什麼優秀員工往往最先離去?公司若出現「4種狀況」,別懷疑你該離開了,希望你1個也沒遇到
2023/05/09
人在職場,要學會「吵架」,不比誰嗓門大,不動聲色才是贏家
2023/05/09
「要想賺錢,先學做人」:中年人最好的底牌,不是金錢,而是以下幾件事
2023/05/09
上司喜歡重用的「心腹」往往具備4大特徵,希望你也有
2023/05/09
職場上,這幾件事千萬別做,不僅顯得幼稚,還是十分可笑
2023/05/09
行走職場,要清楚成年人的社交法則,職場老鳥淺談幾點經驗
2023/05/08
廢掉一個人的,不是穩定的工作,是以下3個行為
2023/05/06
當上司不重視你的時候,記住以下3點,不用多付出,上司照樣重用你
2023/05/06
格局小的上司,身上會有這8大特徵,難怪員工表面服從,內心鄙夷
2023/05/06
職場小人太多,防止被人套話丟工作,只需記住3點!
2023/05/06
職場中勾心鬥角的人太多,不會鬥的人都用五種方式自保,既簡單又給力
2023/05/06
你真的不能再窮下去了:3個下班後賺錢的好方法,在家就能做副業
2023/05/06
巴菲特的忠告:一個人變富前,往往會對三類事「無情」
2023/05/06
領導最喜歡的員工:不是能力強的,而是有「1個特質」的!
2023/05/06
鯊魚法則揭露的真相:優秀員工被逼走,公司越管越亂 ,只剩下一群庸才
2023/05/06
行走職場,不能碰觸的幾條「紅線」,否則只能自食惡果
2023/05/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