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眼看著過去半年,加班加點、披星戴月,除去房貸、孩子的花銷、家庭開支,你的銀行卡里還剩下多少錢呢?
大家都說中年人很難,其實,主要難在「錢」字上,賺錢不容易,攢錢更不容易。
有網友算了一筆賬,每個月還房貸6700元、人情往來500元,車加油500元,孩子興趣班一年10000塊,車上上保險一年5000元,一家四口的生活開支即使在很節儉的情況下一個月也要花3000元,每天一睜開眼,即使什麼都不做,就得掏400塊錢出去,這還是一家生活比較平靜下的開支,一旦家人生病或者遇到其他麻煩,開支會更大。
而對于中年人來說,收入除了千年不漲的工資之外,想要開源掙錢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。
此前看到過一個關于日本女白領一周「467」生活曝光的文章,那真是令人窒息的生活。
凌晨4點半睡,早上6點半起,這種作息一周最多可以達到7次。深夜2:30趕不上末班電車的她,只能坐出租車回去,到家已經2:45分,深夜3點,把周末提前做好的飯菜放進微波爐加熱,接著打開電腦,繼續處理未完成的工作。
4點半鉆進被窩,6:30起床簡單洗漱,帶著雞蛋和咖啡趕去公司,工作期間還要受到上司的語言暴力以及各種刁難。
那種煉獄般的生活雖然極端,但在我們身邊,的確有很多人因為工作長期忍受著熬夜、過勞、高度的精神壓力。
如果不是為了錢,誰愿意過那樣的生活呢?
有一句話說得好:世人慌張,不過圖碎銀幾兩,可偏就這碎銀幾兩壓斷世人肩膀。
明知賺錢不易,面對著強大的生活壓力,很多人卻選擇了錯誤的減壓方式,一到月底發工資就開始大吃大喝、去商場血拼,把自己的辛苦錢拱手讓給商家。
似乎只有消費才能犒勞自己疲憊不堪的身體,可能一旦沉迷于物質欲望的滿足,就很難控制購買的需求。
我剛工作的那幾年,因為是新人,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,部門的一切雜活兒都是我干,什麼報銷、取快遞、打掃、復印文件等等,經常屁股沒坐熱,就被叫去干別的活兒,周末加班加點是常態,最關鍵的是掙的還少。
可是,為了緩解自己郁悶壓抑的心情,一有機會休息,我就會去逛商場,能逛半天,買不起當季上市的衣服,就買打折品,當我大包小包拎回家內心會有一種滿足感。
但這種滿足感持續幾天很快就會消失,只能等下一次逛街買東西才會獲得新的滿足感。
這樣的日子過了三年,這三年里我沒有存下多少錢,當公司集資建房下來后,有我一個指標,但需要繳納10萬塊錢的定金,那個房子比市場價每平米便宜2500塊。
但我當時卻連一萬塊錢都拿不出來,我只好遺憾地把指標給了別人,而和我一起進公司的另一個女孩兒馬上交了10萬定下了房子。
那是我第一次覺得自己過去買買買的行為簡直愚蠢透了,我用花錢的方式緩解壓力,卻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更大的壓力,我一直租房很多年,搬家好幾次,過了好幾年后,我才攢下買商品房的首付,到現在每個月還要支付高昂的房貸。
我特別佩服那些通過存錢實現自由的人。
日本有個叫咲的女孩兒,憑借著驚人的毅力,通過攢錢買了三套房,33歲從房地產行業「退休」,不在過上班族的生活。
她將兩套房出租,一套房自己住,并開了個寵物店,從此,她的生活里再也不會出現「加班」、「上司」、「業績」等字眼,那些生存的壓力、工作的壓力統統從她的人生舞台中退出。
如果有一天,苛刻的上司、沒有前途的工作、復雜的人事關系都已經到了讓你忍無可忍的時候,與其一直抱怨、迷茫、徘徊、夜里失眠,不如像那個日本女孩兒那樣努力攢錢,有了存款,不管你是開啟新的事業、換一個城市生活、找一份新的工作都會更有底氣。
人到中年,想要開源賺錢真的不容易,一是很多工作本就加班加點,擠占了你所有的時間,每天除了睡覺就是上班,根本沒有時間學習新的技能;二是社會上沒有那麼多工作地點不限、時間不限的工作。
與其挖空心思到處找兼職,讓自己忙得像陀螺一樣,不如減少花銷,努力節流。
很多人都覺得存錢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,主要是沒有養成存錢的習慣。
莫菲定律在「棘輪效應」中介紹:「任何行為在重復做過多次之后,就會變成一種習慣,一種習慣一旦在腦中形成之后,就會自動驅使一個人采取行動。」
所以,要想存住錢,先要養成存錢的習慣。
一開始存錢時,你不需要存很多,每天存50塊錢,一周就是350元,一個月就是1500元,一年也有18000元,這樣循序漸進,慢慢提高每天存錢的額度,等存錢的習慣養成之后,你的消費習慣也會發生改變,每次花錢之前,你都會思考,這筆錢到底應不應該花出去。
當花錢變得三思而后行時,你存錢的習慣就已經養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