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:「將帥無能,累死三軍」。
在職場中也是同樣的道理:沒有不合格的員工,只有不稱職的領導。
領導需要承擔的責任永遠大于員工,因為員工只是一個執行者,而直接領導才是任務責任人。
網上曾有報道,根據《全球職場環境調查報告》顯示:一半的美國職場人士曾為了離開上司而離職。
這份調查與蓋洛普此前的調查均顯示,員工敬業度(即員工實現組織目標的意愿和努力程度)與他和上司的關系存在明顯相關性。
肯定自己的員工,77%使用積極語言描述其與上司的關系,比如,「領導關注我的優勢」,
「領導肯定我的付出」。而那些持有消極態度的員工,這一比例僅為27%,多是「領導并不重視我」,「他不看好我的工作」。
這個現象表明,肯定自己的員工是企業成功的關鍵。
根據蓋洛普的報告,全球僅有 13% 的員工算得上敬業。由此我們得出一個結論:員工是否積極,與領導的管理很大關系。
1、只傳達要結果,卻不給予任何幫助
很多領導在傳達命令時,他們只要員工給予結果,卻從不提供任何資源。
當員工遇到困難,他們統一的回復就是,自己想辦法解決,這點問題都解決不了,能力如何成長。即使給出了指導,也是敷衍了事,再去問他,就是一問三不知。
還有 一種特殊情況就是,他們無法對承擔問題的責任,或當公司有員工福利時,他們也會選擇視而不見,很少關心下屬的需求。
這種領導很難得員工信服, 員工大多失望。
這種管理方式,如何提升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呢?
2、員工崗位不適配,滿意度低
聽過一句話,垃圾放對了位置就是寶貝,人放錯了地方, 就是垃圾。
對應到職場上也是一樣。
人人生而有用,把員工放在不屬于他的位置,能力再強,也會感到萬般難受,難以發揮效用。
一個稱職的領導,都懂得善用人,將員工的價值最大化。
強扭的瓜不甜,最后的結果是,員工感覺自己沒有得到成長, 領導也會覺得員工的價值很低。
所以對于管理者而言,要充分了解員工的才能、性格、優勢,挖掘他的潛力,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用人有度,也能幫助企業留住人才,減少人員流失率,降低企業經營成本。
每個員工都有其自己的風格,作為管理者, 要為下屬提供支持和幫助,清除他們實現目標過程中的各種障礙
這需要領導了解所承擔的工作任務的特征,建立薪酬體系,使個人目標和組織績效掛鉤,以獲得滿意的績效水平。
對于有能力的員工,領導要給予肯定和尊重并給他們獨立做事的機會。
每個人都有獲得尊重的需求,所以對于過于獨裁的領導,要轉變思維,傾聽員工意見,同事,授權給他們獨立負責一個項目的機會。
唯如此,才能讓員工感知自己被需要,那些有能力的員工不僅可以創造出更大的績效,同時他們也能夠獲得很高的滿足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