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發完工資都立馬花光?
投資理財毫無思緒,只會存放在銀行?
從來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積蓄,多少可支配收入?
俗話說:「你不理財,財不理你。」在日常生活中,不知多少人其實根本沒有理財習慣,成為了真正的月光族、精致窮。
掐指一算,馬上2020年就要過去了。年末,正是每個人復盤一年的財務狀況,做好明年理財規劃的絕佳時機。
不如從今天開始,為了未來,培養一種積極的財務態度,用下面4個方法,給自己做好理財規劃吧!
當不少人開始記賬后,有了記賬的快感,享受賬面上的數字,而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守財奴,忽視了真正理財的核心——我們到底為什麼而理財。
這就需要我們樹立清晰的財務目標,知道自己的錢,到底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,而不是一味死死守住那些積蓄。
或者,你可以試想一下,當你實現財務自由后,你會把錢花費在哪里?你的錢,到底要發揮怎樣的作用?
當然,我問過身邊的很多朋友,大多數都是沒有理財目標的,或者說理財目標是很寬泛的,要麼是實現財務自由,要麼是跑贏通貨膨脹。
其實,不同年齡階段的人,應有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,我們要學會科學理性地分析理財目標。
比如:剛邁進職場,20多歲的年輕人,不應該考慮如何理財,而是考慮如何存錢和提升自己的能力,增強自己職場競爭力和賺錢能力;
30多歲的人,應該站在家庭的角度思考理財,并且提升理財能力,不斷實現財產增值;
50多歲年長的人,應該對養老金以及老年生活要有清晰的規劃,便于養老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