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老板都喜歡10小時摸魚加班的員工,而不是4小時高效員工?(深度)
2023/01/21

ADVERTISEMENT

成功,往往就是在一次次興奮、失落、打破失落、重拾激情的循環中逐漸被建立起來的!

最近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:

為什麼大部分老板覺得四個小時高效完成任務的員工,不如摸魚磨洋工10個小時加班完成的員工?

有人說:「工資的目的就是買了你的時間。」

也有人說:「是因為大部分老板其實根本不懂管理。」

而高贊回答一語道出真相:許多老板并沒有能力判斷員工的價值,于是只能以工作時間,這種可量化的東西為標準。

ADVERTISEMENT

在這種流于表面的思維方式下,很多人只要提前完成了任務,就會被視為「工作不飽和」。

以此看來,老板認知的落伍似乎是這個問題的根源。

但其實,類似的思維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:

比如,用讀書量衡量自己有多努力在追求新知;用減掉的體重作為是否追求健康的評判標準...

在職場里,這種思維會讓我們忽視真正有價值的選項,極大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益。

今天我們就來盤盤那些高效能者背后的隱藏能力:

彈性力

有這麼一個實驗:

一名生物學家將數十條毛毛蟲首尾相連置于花盆邊緣。

因為毛毛蟲有跟著領頭蟲爬的習性,繞圈放置的每條蟲都不知情的成為了團隊首領。

ADVERTISEMENT

就這樣,所有毛毛蟲都跟著前方的首領爬呀爬,連著數日都沒有停下的意思。最后懵圈的毛毛蟲都活活餓暈,從花盆邊沿跌落。

這個實驗是想告訴我們要抵制天性,凡事都自作主張嗎?

其實不是的,在一定程度上,跟著首領走的天性可以極大程度保證毛毛蟲的基本生存。

但如果思維缺乏彈性,一味的遵從習性,也就是職場里的那些制度流程,雖然能起碼保住工作,但基本也和升職加薪無緣了

心理學上有個詞叫「啟發性判斷」,意思是為了節省腦力,人們常常會用通過簡單易得的信息作為想法的依據。

比如,我們會慣性的認為貴的東西就是好的、大家都遵從的流程準不會錯。

有個快餐店是這麼訓練服務員的。在顧客點一杯早餐湯飲后都得再問一句:「請問需要在你的湯里加個雞蛋嗎?「

ADVERTISEMENT

大部分服務員都會照著模板做,只不過顧客通常會說:「不了謝謝。」

但服務員小翰卻從不這麼問,而是會說:「請問要在湯里加1個還是2個雞蛋呢?」

本著退而求其次傳統,這時顧客的說辭就會變成了:「1個就夠了。」

正是靠著這些服務過程中的彈性處理,小翰成為了快餐店升遷最快的人。

回到職場,遵從公司的「習性」,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我們不出錯。但如果每個員工都只是一味的按照流程走,那老板的智慧將是公司的天花板。

回到開頭的問題:為什麼大部分老板不會覺得你工作完成的快,就比摸魚的強多少呢?

本質上,還是因為你并沒有創造出一份額外的、令人耳目一新的價值。而彈性力,將會助我們創造出從本職工作中溢出的價值,在內卷熱潮下逐步建立起我們的競爭力。

覺知力

如果說有一種能力能不動聲色的改變我們的工作效益,那麼非覺知力莫屬。

覺知力,指的是人們察覺自我狀態的能力。

在某種程度上,它的重要性甚至大于智商以及工作上的硬技能。

小朱是一個智商出眾、在銷售排行上有搶眼表現的銷售員。

但有次會面一位首席執行官,對方不斷拋出棘手的問題:「我看不到你們服務的價值,甚至要通過自己的力量研發,為什麼要選擇你們呢?」

從上帝視角看來,這種情況下只要給客戶展示出產品的競品優勢即可。

但此時的小朱因為客戶不友好的態度已經陷入情緒,只想趕緊結束這令人窒息的氣氛,更別說展現自己華麗的銷售技能了。

可想而知,這場交易最終黃了。

是什麼決定了這一結果呢?可能有人會說是情緒,這確實沒錯,但有點流于表面了。歸根結底,其實還是小朱覺知力不夠強導致了這一結果。

面對一位難纏的客戶,換誰都難免產生一點消極情緒。但若能及時察覺這種情緒,并用理智替代,事情就會變得簡單很多。

再回到我們稀松平常的生活中:

回想一下,我們感到疲憊的時候通常是什麼情形?是忙碌了一天后嗎?忙碌過后雖有疲憊感,但更多會是充實。

反而,是一天到晚啥都沒干的時候我們最感疲憊。

因為對于一個成年人而言,在這些時候,我們往往處于有事要干,但卻又猶豫不決、無從下手的境地。

過度的內耗和自我懷疑會在此時消耗我們大量的精力。

這種時候,覺知力就會變得尤為關鍵,及時察覺并止損才能阻止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

具體要怎麼做呢?可以試試蒼蠅觀察法

陷入情緒時,想象把自己的思想安在一只蒼蠅身上,然后飛到現場的任意角落,觀察作為人的自己。

「這個人為何一動不動,愁眉苦臉的」

「為什麼面對這麼重要的客戶他都支支吾吾的?」

這種以第三人稱視角觀察自己的方法,可以很快將自己情緒漩渦抽離出來。

將我們的精力留到真正有價值的地方。

美國一位著名議員曾說過:「人生最值得的投資就是磨礪自己,因為生活與服務人群都得靠自己,這是最珍貴的工具。

試著打磨自己的覺知能力。

畢竟在「失控狀態」下,再高的專業造詣都將無處施展,工作效益這種后話就更談不上了。

聚焦力

如果說,覺知力是覺察自己目前處境的能力。那麼聚焦力,則講究把觀察的焦點聚焦于未來

即將還完六個億的羅永浩,就曾靠著這一能力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:

百無聊賴的一天里,他了解到去新東方當講師特別賺錢,足有65萬年薪。于是終日無所事事的羅永浩就跟被打了雞血一般,熬夜背英語。

他知道興奮只能持續幾天,于是就在床頭放了好幾本雞湯書。

每當累了困了,就拿起來啃幾頁,然后再想想那65萬年薪,瞬間又恢復了戰斗力。

后來靠著過人的詞匯量,羅永浩加入了新東方的GRE培訓班,五年掙了兩百多萬。

現在看來,這個故事略顯俗氣,也有雞湯的味道,但背后映射的邏輯卻很有價值:

假如在投入一件事之前能有一個具體的聚焦對象,那麼做成這件事的機率會大大提升。

倘若跟你說堅持每日練習專業技能十小時,半年后就給你提供一份年薪百萬的工作,你可能硬著頭皮就堅持下來了。

若能在早些年明確告訴你做短視訊和電商能掙大錢,那麼即使前期數據慘淡也阻止不了你繼續鉆研下去。

但在現實中,一件事的結果往往是抽象的,任意兩件事之間也不存在絕對的因果關系。

沒人會在能力達到前給你預定一份高薪工作;沒人能擔保你投入新鮮行業后必能大獲成功。

這麼說來,未來的發展似乎總是難以預見的。那我們是否就只能得過且過,全然接受命運的安排呢。

其實不然,聚焦力強的人,往往懂得將事情歸類并簡化。

《從優秀到卓越》一書中就提到一個三環理論:

總結而言,就是當你在糾結一件事該不該做時,可以試著問自己:

「是否有人愿意掏錢讓我去做這件事?」

「我是否真的享受做這件事的過程,而不僅僅只是因為新鮮?」

「有沒有人在因為這件事上夸過我,說我做得很好?」

如果同時滿足了這三點,那麼恭喜你,發掘了一片可以大膽為之付諸精力的領域。

留心觀察生活就會發現,即使大部分人都不會接觸到三環理論這樣的思維工具,依舊有許多人靠著聚焦在屬于自己的焦點而最終做成了事。

這說明,一個人只要認準一件事,再差的初始認知條件都能玩出花來。

如果說,不管打工還是創業,最重要的是激情。那麼激情,則絕對是來源自一個打死不會有半點質疑的信念。

寫在最后

在行為學家福格的研究中曾提到:「人們做一件事的動機是會在達到頂峰后迅速下滑的。」

正如羅永浩也需要雞湯加持那樣,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其實是人之常情。

所以,在發現自己容易三分鐘熱度時別急著陷入自責。試著為這件事尋找新的興奮點:

讀本充滿雞湯的暢銷書、看場激奮人心的演講,然后帶著這股勁埋頭再干。

成功,往往就是在一次次興奮、失落、打破失落、重拾激情的循環中逐漸被建立起來的!

ADVERTISEMENT


泰國高樓地震中走廊斷裂!男子冒生命危險跳「斷橋」畫面曝光,竟只為尋另一棟樓妻女
2025/04/02
「人倫絕境」10歲小二兒偷為失智母送飯!父交通事故離世,媽媽嚴重失智「他和姐姐」相依為命,看哭全網
2025/04/02
男子情緒激動當街撒錢,圍觀群眾無一人上前去搶,而是幫其整理避免被風刮跑
2025/04/02
飛蚊癥,眼睛乾,1根手指「挑眼筋」,3分鐘修復視力!
2025/04/02
老公新買的鐘表,一看就看出了貓膩,網友:12點的時候必須砸了
2025/04/02
作業輔導現場媽媽被急哭,孩子「一句話」讓全網破防,母子對話值得億萬家借鑒
2025/04/02
驚!女子投訴「進口床墊」無支撐,一氣之下切開后,真相令人目瞪口呆
2025/04/02
怕妻子與情夫聯手害命,印度男子親自操辦婚禮送妻子改嫁
2025/04/02
9歲女孩口腔驚現3排牙齒!背后原因讓所有家長坐不住了,醫生警告:再不糾正就來不及了
2025/04/02
老人銀行取錢遭輪番插隊,怒斥銀行「我的錢還能不能取」,一招讓銀行服軟!
2025/04/02
下雨天路面「積水嚴重」,媽媽的不同做法引熱議,網友:「1細節」暴露她真的不愛孩子
2025/04/02
癌癥老師堅守教室3月,「日日背包」上課完整視訊曝光,全班同學竟淚崩
2025/04/02
盤子滿天飛!婚禮現場新郎新娘雙方「大打出手」,知情人「爆內幕」網傻眼:顛覆想象
2025/04/02
女子推輪椅帶叔叔去辦貸款,「不斷扶頭」讓其簽字,工作人員「驚覺不對報警」:結局太嚇人
2025/04/02
男子手持菜刀當街追妻子,孩子發現后拼命阻止父親,大喊「媽咪快走」!
2025/04/02
「爆改媽媽重返青春!爸爸幽默反應暖爆全網,家庭氛圍羨煞旁人,網友直呼:女兒有點多余」
2025/04/02
超難拍照姿勢挑戰!腰酸腿痛驚人成果曝光,網友直呼:果然越難擺的拍照姿勢越好看
2025/04/02
教室強震瞬間曝光!老師「1動作」救全班,網淚崩:這是用命在教書
2025/04/02
地震時為救妻女,男子在50層空中連廊「搏命一躍」,「驚險視訊」曝網:我以為這種情節只會在電影里
2025/04/02
和自己長一模一樣!好姐妹認識一年多「連興趣、愛好都像」,「一驗DNA」看結果傻了
2025/04/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