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月笙曾說過,寧可不識字,不能不識人。
人在江湖上打拼,文化可以低一點,這沒有任何的阻礙。可是,人卻要懂得「識人」,這是立身處世的根本。
無論在什麼時候,識別人心,察言觀色,都是做人必備的手段。用得好,你能圖謀大業,也能自保。而用得不好,也許你的事業就停滯不前了。
所謂「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,布衣亦可傲王侯。」
你讀了很多書,但是不會做人,也不會識人,那你一輩子也難以有大的成就。相反,你會讀書,會識人,會做人,那你很快就能事業有成。
社會是人類組成的社會,我們做任何事兒,都需要從「人」這個主體入手。唯有把人心摸透,把人性看透,我們才能如魚得水,遊刃有餘。ADVERTISEMENT
在現實生活中,有很多人,他們有一定的知識,卻不懂得做人的智慧,也不懂得識人的謀略,這是行不通的。
要知道,在職場中的打拼,尤其在高學歷人才雲集的大企業中打拼,你的「識人」能力就顯得特別重要了。
要想「看透」一個人,不妨針對這3點下手,讓他原形畢露。
01
要想看透一個人,不妨看他的微表情。
古時候的劉備,他最喜歡做的一個表情,就是「滿眼深沉淚」,給人一種慈悲和仁義的感覺。這,就是他的表情。
古時候的曹操,他最喜歡做的一個表情,就是「哈哈大笑」。這種笑,看似很積極,可實際上卻充滿了權謀和狡詐的意味。
對此,我們就該明白,看一個人的微表情或者表情,我們千萬不能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,而是需要明白別人的表情到底象徵了什麼。
單位中的小王,他每一次去到領導的辦公室彙報工作,領導總是一臉深沉,提出了好些修改的建議,毫無贊許可言。
小王每一次從辦公室出來,都覺得,是不是領導不想表揚自己呢?慢慢地,他對于工作也就沒有了動力,甚至消極怠工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