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方歷史上,有一場波斯沃斯戰役。
在決戰開始前,國王理查三世,提早命人備好了他最愛的戰馬。
鐵匠在給戰馬釘掌時,因為少了一根釘子,有一只馬掌便沒有釘牢。
兩軍對壘時,戰馬不慎跌倒,理查一個跟頭就直接摔了下來。
士兵見國王落馬,紛紛轉身撤退,隊伍瞬間土崩瓦解,理查也落于敵人手中。
掉了一枚釘子,折了一匹戰馬;折了一匹戰馬,摔倒一位國王;
摔倒一位國王,吃了一場敗仗;吃了一場敗仗,一個國家陷入危亡......
這,就是著名的「鐵釘效應」:
任何一點微小的疏忽,都可能導致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《資治通鑒》中說:「盡小者大,慎微者著。」
生活中,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,往往就是細節。
你對細節的態度,決定了你的高度
張藝謀拍攝電影《懸崖之上》時,是首次嘗試拍攝諜戰片。
為了真實還原場景,他以1:1的比例搭建了三四十年代的哈爾濱中央大街,占地面積達到三萬平米。
大街上,賓館、書店、洋行、咖啡館等應有盡有,無論是建筑風格還是年代感,都得到了完美復刻。
更令人感嘆的,他沒有用方便操作的電腦后期制作雪景,而是選擇了費時費力的人工造雪。
為了還原雪的真實性,他帶著大家反復地用篩子篩,踩過的雪地絕不用第二次;
年近古稀的他全然不顧嚴寒,一次又一次地把頭埋進雪里給演員做示范;
拍攝火車的戲份時,他更是親自趴到火車下指導,靠工作人員的攙扶才緩緩爬出。
此外,對于拍攝中的細節,他也嚴格把關,有時候一個特寫鏡頭會重復拍幾十遍才通過。
張譯感嘆道:「我實在太佩服他了,他永遠不會讓不合理的畫面出現。」
許多時候,一個人對細節的重視程度,決定了他能夠走多遠。
就像《荀子》里講的:
「善學者盡其理,善行者究其難。」
生活中,真正的高手,往往都很注重細節。
越是麻煩的事,越會用心做好,越是精細的事,越要刻苦深究。
任何高超嫻熟的技能,精雕細刻的作品,都離不開一個人背后精益求精的執著與專注。
無論對待何事,若你從不敷衍,也不得過且過,最后自然會收獲一份令你滿意的答卷。
不看輕小事,不忽略細節,自己的能力會日益精湛,每一步也會走得更加踏實堅定。
不忽略小事,才能不錯過機遇
有句話說得好:
「你怎樣對待每件小事,就會擁有怎樣的人生。」
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日積月累的努力疊加的結果。
愿意在細節上下功夫的人,總是能收獲更多驚喜。
小田千惠是日本一家公司的普通接待員,她的職責是為來訪的客戶訂購車票。
有一段時間,她時常會為美國一家大型企業的總裁訂購往返于東京和大阪的車票。
不久后,這位總裁發現了一件趣事:每次他去大阪時,座位總是在右邊,而返回東京時,座位又是靠著左窗。
總裁不解地去問小田千惠。
她笑著回答道:
「當您去大阪時,富士山在您的右邊,返回東京時,富士山已到了您的左邊。
我想外國人都喜歡欣賞富士山的景色,所以替您買了不同的車票。」
總裁十分感動,對公司的領導說:「在這樣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,貴公司的職員都做到盡職盡責,那和你們合作,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?」
于是,他將對這家公司的貿易額從原來的500萬美元,一下子提高至2000萬美元。
不久后,小田千惠也從一名普通的接待員晉升成為接待部的主管。
戴維·帕卡德曾說 :「小事成就大事,細節成就完美。」
平日里,有的人總想干出一番大事,卻忽略了身邊的點點滴滴。
其實,那些有著非凡成就的人,恰恰是從眼前最微小的事做起。
也許是工作時,為了不出現誤差而反復核對;
也許是平日里,總保持整潔干凈的儀容儀表;
又或許是外出前,習慣隨手檢查隨身物品。
這些都是生活中瑣碎細小的點滴,但卻能為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機遇。
真正睿智的人,不是一味追求非凡的大事,而是將眼前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極致。
我們無法預測機會什麼時候來臨,只能在平日里毫不松懈,用心耕耘,靜待綻放自己的時機。
做事時嚴控細節,結果便不會讓你失望,生活中細致入微,機會方能不期而至。
著眼于當下的每一件小事,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,也是在給未來鋪好道路。
拉開人與人差距的,永遠是細節
一位知乎網友分享了一件事,感慨頗深。
公司里的部門元老程哥,最近被辭退了。
起因是部門有一個重點項目,交給他負責。
在項目收尾時,甲方發現他提交的報告里,有好幾處的基礎數據都沒對上。
面對甲方的詢問,他說自己是在網上查的數據,看到大家都引用了,覺得應該沒問題。
甲方一聽就急了,這些數據沒有權威來源,整個項目的結論就是不可靠的。
他們已經來不及全盤推翻驗證,只好把事情告訴了高層。
于是,程哥只好自己引咎辭了職。
而了解程哥的同事都知道,在項目剛進行了幾個星期時,他就犯過不少小錯誤。
讓他提交的財務子表,總是有這樣那樣的細節毛病。
他并不在意,還說:「差不多就行了,哪能看得那麼仔細?」
生活中,這樣的事情其實并不少見。
一個人即使目標再長遠,若是不屑于平凡的小事,也難以達到過人的高度。
不馳于空想,專注做好實事,才能在歲月篩選中脫穎而出。
在書中看過一個故事。
在一條街的東西兩邊,各有一家裁縫店,但東邊那家店明顯生意更好。
西邊裁縫店的老板娘覺得奇怪,便派學徒去觀察。
學徒看了才發現,原來東邊的裁縫,每次在顧客送來自己的尺寸后,會重新再量一次,確保尺寸的精確度。
而西邊的裁縫店總是照著顧客的樣式,拿起就做。
重新量一次,其實只是舉手之勞,但卻是認真負責的態度,也是對自己技藝的尊重。
差別雖小,但帶來的影響卻很大,足以形成生意場面的反差。
許多時候,人和人之間的差距,從來不在于機會和運氣,而是藏在日常積累的一件件小事中。
那些看似微妙的細節,正是拉開距離的關鍵。
九層之台,起于累土,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優秀的人,不過是懂得把大事做小,把小事做精,做好了每一項別人容易忽略的細節。
有時,你看到的游刃有余,也許是別人背后無數次仔細考量,充分準備換來的結果。
當你愿意凡事追求盡善盡美,大事不敷衍,小事不懈怠。
不知不覺中,你便已領先于別人,在時間的沉淀中,迸發出自己厚積薄發的力量。
生活中,那些出類拔萃的人,往往不是因為有多少天賦,而是對細節足夠重視。
他們愿意做別人不愿做的事,思考他人想不到的點。
那麼,如何在細節上與人拉開差距?分享三點建議。
1. 凡事深想一層
尼采說:
「一切筆直都是騙人的,真理都是彎曲的,你只有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標。」
大多數時候,我們習慣于按照慣性思維做事。
但其實,若你能夠凡事深想一層,做事便能比別人多一層廣度和深度。
接到工作任務后,可以先預估好任務難度,思考備選方案;
與客戶合作之前,先了解對方的偏好與需求,調整溝通與工作方式。
凡事多想一步,便能更好地掌控局面,從而優化我們的行為與結果。
2. 活兒多做一步
這個世界上,優秀的人不少,努力的人更多。
而愿意在干活時,比別人多做一步的人,其實寥寥無幾。
每次多做一步,才能比別人做得更加周到完善;
做事深耕一分,才能打磨出與眾不同的結果。
保持這樣的習慣,在時間的復利中,方能達到他人無法企及的高度。
3. 事后懂得復盤
許多有所成就的人,都是善于復盤的高手。
若一個人做事敷衍,事過則忘,無論重復做多少次,都還是在原地踏步。
只有及時復盤,通過對整個環節的回顧與反思,找出問題與原因。
不斷改進每一個細節,才能在以后規避同樣的問題,實現突破。
懂得及時復盤的人,將經歷化作養分,將問題化為動力,終將收獲屬于自己的高光。
培根說:
「豐功偉績,都是從點點滴滴做起的。」
人生有許多時候,不是付出了汗水,就能收獲頗豐;不是竭盡了全力,就能滿載而歸。
但是,再難的事,都是從容易部分做起,再大的事,也要從細微之處入手。
努力的最好方式,是做任何事都一絲不茍,在平凡小事中彰顯出不凡的能力。
倘若你能夠做好每一件微小之事,處理好每一個細節,機會和好運便會不請自來。
愿你在未來,難事著易,大事做細,不斷精進自己,活出理想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