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有句老話說:「看透不說破,面子上好過。」
在聆聽中不動聲色是一種修養,在思考中欲言又止更是一種睿智。
01
欲言又止,藏著一份擔當
小雯初入職場時,為了一份策劃案常常加班加點的工作,所以很快從眾多新人中脫穎而出,成為全公司最年輕的項目經理。
因為年輕,所以下屬心中不服,也就有了工作上的各種不配合。
一天,領導氣勢洶洶地拿著一份策劃案扔到了她面前,因為數字的錯誤,丟失了重要的客戶。
她拿著陌生的方案,面對著生氣的領導,她想為自己辯解,欲言又止,最終卻選擇默默地承擔了這個錯誤。
而最應承擔責任的那個下屬只是悄悄地走到了她的身后,說了聲「對不起」。
因為他們都明白,這不僅是工作上的失誤,更多的是謊稱經理已審核的越級匯報,那個下屬得到的恐怕是丟失工作的懲罰。
小雯沒有在上司面前辯解自己的不知情,更沒有在下屬面前百般責難。她雖然因此被扣掉了當月的獎金,卻在沉默中獲取了人心,贏得了凝聚力。
很多時候,順理成章地推卸或許可以一時取得勝利,但聲嘶力竭地爭辯必將丟失人心。
有時候,再多的語言只能是蒼白無力,而勇于承擔責任更顯得剛勁有力。
作家李敖曾說,「有時解釋是不必要的,敵人不信你的解釋,朋友無須你的解釋。」
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解釋清楚,更不是所有的事情解釋就能清楚。
欲言又止的忍耐是一種境界,無需多言的沉默更是一種擔當。
真正聰明的人,都懂得適時地欲言又止,因為他知道,無需多言其實是勇于擔責。
02
欲言又止,其實是保護自己
古人曾說過,「病從口入,禍從口出。」
言多不僅必失,有時候還會給自己惹來麻煩。
聽朋友講過這樣一個的故事。
同鄉有位年輕人小鋒在大城市里打拼,成為一家上市公司的總經理,家里人不斷拜托小鋒幫忙給自己孩子也在城里找一個好工作。
小鋒能幫則盡力幫忙,其中有一個小幾個月的表弟,從小跟他一起玩到大,倆人感情甚好,于是小鋒就將他安排到自己公司里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