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有人說:「摧毀情感的最好方式,就是談錢;徹底毀掉情感的方式,就是借錢。」
似乎,很多人的潛意識里,談錢就會變色。因此寧愿自己勒緊褲帶過日子,也不談錢,還要假裝自己很富有的樣子。
《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》書里有這樣一句話:「如果你說你有價值,你就有價值,如果你說你沒有價值,那麼你就沒有。然后你就會依照你的故事版本而活。」
很明顯,很多人之所以窮困,不是因為他們從未有機遇改變自己,而是思維模式、自我限制導致自己一直無法改變。
通俗一點,就是「貧窮限制了格局」。如果窮人要變富,第一件事,不是狠狠賺錢,而是打破人生的限制,思維上超越自己,改變人生價值觀。
人到中年,應該是最缺錢的時候。因此你要學會談錢,而不是自慚形穢,認為自己注定命窮。
02
向外人「示窮」,接受別人的可憐和幫助。
人窮時,千萬不要打腫臉充胖子。是什麼樣子,就展示什麼樣子。不要為了面子買單,否則你會更窮——從沒錢的人,變成心窮的人。
一個人的骨子里,有逞強的「影子」,沒有人喜歡做弱者。但是沒錢的時候,你越故作堅強,別人越認為,你不需要幫助,因此不會向你伸手。如果你過分逞強,還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和嘲笑。
看一個例子。
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鄰居,并不富有,但是喜歡爭強好勝,處處都排擠袁了凡的家人。
袁家的動物跑到鄰居家,一準會被趕走,或者暗中傷害。直到有一天,鄰居生病了,無論如何,都「強」不起來了。
袁了凡的母親李氏和街坊一起湊了一筆錢,讓鄰居治病。此后,鄰居意識到自己逞強的錯誤,主動和袁家交往,并且形成互幫互助的格局。
如果你在農村,多半會遇到鄰居互相攀比,誰都希望自己更富有。就算沒錢,借錢也要買車。想盡辦法建新房子,并且房子要更大更高。
總有一些人,房子建到一半了,再也湊不到錢,就不得不停下來,房子變成了「半拉子工程」。
逞強不如示弱。真正聰明的中年人,敢于展示真實的自己。讓大家知道自己很窮,雖然面子丟了,但是大家會帶著可憐的情愫,幫助你。
送舊衣服給你、幫你介紹工作、把多余的青菜送給你......周圍的人都可憐你,可以讓你節省很大一筆開支,并且更有可能得到貴人幫助。
03
和家人談錢,改變消費觀念,過低配生活。
很多中年人,有這樣的想法:「再窮也不能窮孩子。」
就像電影《長江七號》里的周鐵,本是一個窮困潦倒的農民工,連租房的錢都沒有,但是他拼盡全力把兒子送到貴族學校。
讓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,想法沒有錯,但是能力和現實不匹配,反而讓孩子很沒有尊嚴。
不管父親用什麼辦法來掩飾自己,還是會暴露窮困的一面。
「富養孩子」真的不等于「錢養孩子」。關鍵是要讓孩子的心靈變富,就算是窮人,也要活成一縷陽光。
根據家庭的情況來教育和供養孩子,父母不會有太大壓力,孩子也會更加體面。
一家人,把錢的事情說清楚了,大家都知根知底,會懂得過節儉的生活。并且把節儉當成一種美德。
收入有多少,可以從哪些方面省錢,一家人要朝什麼方向走,都搞清楚了,就不會互相埋怨,并且能夠按照計劃,摳住一定的存款。
有句歇后語說:「繡花枕頭,一包草。」
對于家庭來說,不能像枕頭的樣子,而是反過來說:「粗布枕頭,一包錢。」
04
和朋友合作,一起賺錢、分錢,尋找出路。
《塔木德》中,記錄了很多猶太人的智慧和致富經。其中,有這樣一句話:「不是所有鎖都一定要用鑰匙打開的,有些鎖用簪子也能打開。」
我們總以為,和朋友談合作,就得旗鼓相當,自己要有實力,否則就免談。這樣的觀點,適合大部分的人,但總有一小部分人,不是這樣的。
2010年,劉強東遇到了困境,開口向張磊借七千多萬,建設京東物流。開口的時候,劉強東是小心翼翼的,生怕被拒絕。
令人驚訝的是,張磊不僅答應借錢,還借了三個億。
在外人看來,張磊是「人傻錢多」。
事實證明,張磊沒有做錯。幾年之后,投資的回報翻了幾個倍。
只要你自身有價值,不屬于爛泥巴糊不上墻的那種人,總有人愿意和你合作共事。有了好的想法,就大大方方地說出來。只要有朋友感興趣,你的發展機會,就來了。
人窮時,不要躲著有錢的朋友,不要不好意思。要把有錢的朋友當成標桿,要主動上前去握手。別說自己一無所有,要說自己有「什麼目標」,接下來,好運會垂青于你。
05
人到中年,不管你用什麼方式活下去,都離不開錢。
既然繞不開錢,那就大大方方談錢,就算自己很窮,也不必自卑。
其一,做真實的自己。
「自我暴露定律」告訴我們,敢于用真面目示人,才能遇到真誠的朋友,才會被更多的人信任。
丟掉了面子,就有了里子,何樂而不為呢?
其二,提升自信心。
堅持學習,把社會當成一本巨大的書。你和社會同步發展了,認知度提高了,就能活得從容。相信自己可以成功,不會被現實打倒。
其三,建立長遠目標。
知道自己要做什麼,會做成什麼樣子。一步一步走下去,總能走得更遠。你的目標是可行的,一旦有了起色,來投資你的人就多了。
人窮不可怕,心窮才要命。
主動談錢,顯得俗氣,但是你會因此更有福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