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職場中的「牛人」,不是看他平日工作能力有多強,而是在升職加薪的關鍵時刻,領導會不會幫忙。
一個人,工作能力突出,為人熱情大方,態度誠懇謙虛,卻遲遲得不到晉升,原因往往有以下幾點,了解清楚,也許能夠給予你不少啟發。
01
「會說話」比「會干事」更重要。
職場上最常見的一種現象就是「會說話」的,比「會做事」的要吃香。
這種現象自古就有,比如成語「負荊請罪」中的廉頗和藺相如。
老將廉頗帶領將士沖鋒陷陣,靠著英勇殺敵,立下赫赫軍功,才得以身居高位。可藺相如卻只憑借著三寸不爛之舌,能說會道,也與他并肩而立,甚至比他還更受趙王器重和尊敬。
所以,才有了廉頗的不服和找上門的羞辱,以及后來的請罪。
人在職場,「會說話」是一項必備技能,它并不是曲意奉承、溜須拍馬,而是一種職場高情商聊天話術。它要求一個人把自己的真性情稍微加以「包裝」,用職場特有的表達方式來呈現:
同樣是贊揚的話,上接「天線」,下接「地氣」,體現高站位,也體現用情深,再也不是簡單地一句「你真不錯。」
同樣是奉承的話,不是赤裸裸地夸別人水平高,而是甘愿做一個參照物,以顯示出別人的高明,自己的愚鈍。
同樣是否定的話,從來不會簡簡單單說個「不」,而是繞個很大的圈子,通過舉例子、擺事實,讓提議的人,自己否定自己。
會說話的人,講禮貌、分大小、懂進退。該沉默的時候,惜言如金,該表現的時候,侃侃而談,條理清晰。雖然什麼都沒做,但從頭至尾各個環節、重要細節,都匯報得栩栩如生,這樣會「作秀」的人,走到哪里都「吸睛」,都能成為亮點。
02
「會來事」比「會做事」更重要。
人在職場,總有些人,并不做具體的事情,總是圍著領導「轉」,對于領導想要做什麼事、打算如何做、遇到什麼困難,揣摩得清清楚楚,只要領導一開口,他們就知曉,接下來他有什麼意圖,于是,就自作主張,搶先把領導要表達的真實想法說了出來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